在接触装修和房屋改造之前,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和陌生的领域,甚至会有一丝恐慌,但好在我可以用很多 app 来进行梳理。我想要分享的,不仅仅是一套房屋改造,而是我如何通过将这些细小复杂的事情数字化,而使周遭变得更加美好的记录
这里是三个小目录😊
A. 房屋改造很繁琐?把它当成自己的项目来对待
B. 房屋改造动工前还得要做这些事
C. 开工之后这些细节不能错过
D. 最后的总结
👇下面就是正文啦。
A. 房屋改造很繁琐?把它当成自己的项目来对待
装修改造不光事项繁多,还是一场持久战,明明是具有生活气息的事情,却容易让人觉得疲惫。
这时我想不妨把它当作自己手里的一个项目,用专业化的态度去对待,让它变成一个完成了会让自己提升幸福感的项目。于是我延用工作中的思路:
线上记录,线下实施,线上再反馈的项目工作方式来进行这次装修改造。
B. 房屋改造动工前还得要做这些事
1. 从现实开始思考,尽可能收集想法
网上有五花八门的改造攻略,各有各的好,我们要如何将其他人的经验化为自己的呢?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实施框架,自己要从 「现实开始思考」。从现实出发,我到底需要什么?
▲漏斗模型. 图片来自:DoNews
当我收集很多攻略时,最开始确实是眼花缭乱的,但相信我,看到一定数量你的内心就会慢慢呈现出一种感觉:啊,这就是我想要的。慢慢形成自己想要的风格,甚至确定很多细节。
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先模仿嘛?其实这里花大量时间去看,可能不一定能找到自己要的,但你一定能知道「什么是自己不要的」,相比「要什么」来说,可能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在这种选择众多的情况下会更重要。
上面那张漏斗模型,可以类比我们从关注无数攻略到最后形成自己的渴望的过程。
收集阶段除了使用《印象笔记》之外,就是用好好住了。从装修到入住,可以说这几年我持续使用好住,让我发现了很多灵感,真正让家变成让自己觉得温暖和心动的地方。
自从发现了《好好住》这个宝藏 ,在动手之前我没事就会打开看看上面的内容。每当看到我喜欢的我就会收藏起来,并按照房间功能创建收藏夹来进行归类。
除了线上收集,我线下会经常坐在房子里,搬一把椅子安静地待着,想象自己会在房子里怎么走动。其实就是感受自己生活的动线,根据这个感觉,在我收集的那么多攻略中筛选适合自己的。
(动线: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用语之一。意指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合起来就成为动线。家居的动线设计,是相当重要的一环,长久居住在这个室内的人,会产生相当复杂的动线,例如主妇走到厨房的线条就可能有好几条,如何考量并留下足够的空间,是需要设计的。)
每套房子的户型不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也有差异,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才能让改造后的生活更加美好,而不仅是「为了改造而改造」。
2. 确定实施事项
当收集足够多想法时,我对改造心里有了底,逐渐汇聚成几个点:
❤ 想要「一进门就可以打滚」的家,元素要符合柔软舒适
❤ 想要有自己的工作室,必须有大书桌和台灯
❤ 想要有和朋友聚会的地方,意味着可挪动的小茶几更自由的客厅
❤ 厨房洗切炒蒸动线合理,厨房布局就要明确
有了这些主要的点之后,去找到一家靠谱的装修公司并和设计师仔细沟通。接下来就是等待设计师的初稿。一般设计师初稿完成之后会有一次碰面沟通,这时要记录修改的点。线下会面时我用的是 iOS 自带备忘录和纸笔进行的记录,会谈结束后回家在 Xmind 上进行了二次整理。
实施部分牵扯到的细节非常多,但是自己心里要明晰这个框架:
确定自己的装修风格以及装修预算。👇
找到合作伙伴——施工队、设计师等。👇
实施过程记录及反馈。👇
回顾总结。👇
再修改,类似 bugfix。👆
装修中跟进过程让人容易感到头大,也是上述最后三点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如果设计师或监工稍有疏漏,自己想要的和最后得到的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在硬装环节难免准备要辛苦一些,一定要注意认真记录和回顾总结。
这时,可以自己建立一个「装修日记」,我使用的是《印象笔记》进行记录每天的装修日程,并且主动在监工那知悉未来的日程,做到自己心里有数。
与此并行的是持续跟进预算表,并记录购买凭据。
购买凭据以及合同等文档我会将实体文件电子化,也就是使用《Dropbox》手机扫描存档,等它自动云同步至我各个设备。在《印象笔记》中也有扫描功能记录票据,自己找个顺手的用就行。
C. 开工之后这些细节不能错过
在这个部分更多注重的是细节,需要购买清单、尺寸记录、付款记录等拉开时间距离的事情,因为数字又多又杂,时间久了我也记不住。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清单类的工具来协同。
我当时使用的是《奇妙清单》,不过现在《奇妙清单》这个 app 被微软收购整合后不再提供服务,我就转用《Todoist》做我的清单系统,将一些简单的待办列上去。
可以自动同步到我的日历系统,因此装修的细项基本都可以抓在手中。
就算是突发事件也可以随手记录一个笔记作为装修沉淀,最后跟装修公司好核对进程或算帐(笑)。
还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在《好好住》的装修板块看装修过程的经验文章,不断充实自己装修方面的知识。很感谢很多住友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D. 最后的总结
我将装修过程与数字生活的结合分为了横纵两个坐标来介绍以便住友们看啦。
从时间轴纵向标注装修过程:
1.确定装修事项。需要用到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推荐 app 有 Xmind、MindNode
2.装修日程安排事项。需要用到清单,推荐 Notion(适合主项目和杂项目分别交错,Notion 有很好的链接性)
3.日程实施跟进。需要用到笔记类应用,推荐 Evernote(云同步随时跟进)
3.临时事项代办。需要用到待办类应用,推荐奇妙清单或滴答清单(可以把采购或修补等事项列出,并有 tag 分类)
横向与时间无关但可能随时要处理的事项:
1. 装修日记和灵感采集。需要用到 好好住 这个 app
2. 与设计师协作。可以用到石墨在线编辑协同
3. 装修预算。用到 Google Sheets 需要同步且和家人共同进行
装修历时共 50 天,算是比较顺利地做完了这件大事,目前有关软装改造还在进行中......
这套流程顺下来,对预算和所需时间的掌握就更清楚,心里就会很安定,再也不觉得装修是一件很乱的事了。
总之,这个家的每个角落,渐渐都让我心动了,住在自己喜欢的房子里实在是太幸福啦。
携俩猫谢谢大家看到这里~
祝各位住友也拥有让自己心动的家,过闪亮的每一天。
回见。